新書推薦:

《
创建强势品牌(典藏版)
》
售價:NT$
607.0

《
牛津通识读本·世相I(中英双语 全五册)收录《全球化面面观》《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》《国际移民》《人口学》《民族主义》
》
售價:NT$
995.0

《
拒斥死亡(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)
》
售價:NT$
356.0

《
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
》
售價:NT$
755.0

《
蝴蝶的世界: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
》
售價:NT$
653.0

《
理想国译丛073——他们也是幸存者: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
》
售價:NT$
500.0

《
写作革命2.0: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(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)
》
售價:NT$
306.0

《
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
》
售價:NT$
449.0
|
內容簡介: |
本书以北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中为研究对象,通过质性方法研究了该校实施素质教育、 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,全面揭示了学生、家庭和学校在推行走班制、 书院制和选课制等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心理、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变化。本书的研究 结论既充实了进步主义、结构主义等教育理论,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教育实践特色;结论 中的一些概念,如小径分叉的花园、自我筛选、自我成长等,特别适合描述国内教育实践 的变革,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。
|
關於作者: |
王利利,女,博士,助理研究员。2012年至2015年,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;2016年至2021年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;2021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。 已在《教育研究》《中小学管理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核心期刊发表《复合性学习让知识活起来》《学生自治:一种必要的公共生活》等学术论文8篇;参与编写《中国教育学四十年》《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读本》等著作3部;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。
|
目錄:
|
第一章 绪 论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一、问题提出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二、文献述评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
三、理论视角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1
四、创新之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3
五、研究方法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5
六、本书结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2
第二章 “魔法”背后:多元选择的制度逻辑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4
一、“多元自主”:以学生成长为中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4
二、自由选课与学分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8
三、书院制:走班制之后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8
四、活动及其育人价值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8
五、小结:自由宽松与自我成长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1
第三章 选课的技艺:学习的开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3
一、个性化的课程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4
二、选课之后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4
三、选课的“门道”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5
四、小结:自由选择还是被选择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6
第四章 多样化活动:另一种学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0
一、破旧与立新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0
二、“我的地盘我做主”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3
三、作为另一种学习的活动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2
四、小结:多样化活动中的个性差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6
第五章 选择书院:参与共同生活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8
一、选择书院:择其“适”者而从之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58
二、“个人”在书院中生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63
三、共同生活的困难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3
四、小结:共同生活的形式化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7
第六章 自我与他人:在关系中成长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79
一、教师与学生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0
二、同学与朋友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88
三、小结:关系的“逆转”与“区隔”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6
第七章 不可选择:家庭及教养方式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99
一、家庭:教养方式与习惯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00
二、自我与心灵:成长的痛点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17
三、小结:主动选择与被选择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31
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32
一、学校:小径分叉的花园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33
二、学生:自主学习的分化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36
三、家庭:学生选择的依据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1
四、共同生活:群体间的区隔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3
五、总结:何为“多元选择”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4
六、讨论:自由的限度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6
七、结语:平衡的技艺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8
参考文献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49
后 记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55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