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書推薦:

《
巨变时代(全2册)
》
售價:NT$
510.0

《
无法独处的现代人(“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”、畅销书《工作、消费主义和新穷人》作者齐格蒙特·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)
》
售價:NT$
352.0

《
罗马兴志
》
售價:NT$
1367.0

《
逐出永恒:现代罗马城的重构
》
售價:NT$
398.0

《
恋爱与之后的一切
》
售價:NT$
218.0

《
黑格尔与国家
》
售價:NT$
500.0

《
和平的毁灭: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
》
售價:NT$
959.0

《
欧洲早期汉学史: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
》
售價:NT$
959.0
|
編輯推薦: |
阅读这本学术著作,也是参与严肃游戏的过程。一本好玩的学术著作,厘清文艺学的学科构建及发展史,思考文学事件客观意义的生成过程和可能性条件:为什么王尔德写作《道林·格雷的画像》后身败名裂,而郁达夫却因《沉沦》得到文化界支持;刘海粟的“模特儿事件”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美术史……在文学事件的背后,也存在一双看不见的手,引导舆论的发展走向,不同于文学作品解读,学者朱国华深入“文学事件现场”,试图找到那双看不见的手如何完成了它的推力。
|
內容簡介: |
全书共分为三辑,上编 “文艺学反思”,反思的对象既包括文艺学教材重建的方法论,也包括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文学理论性质的演变,还包括文艺学的本土化建设与未来展望,乃至于作为一个学科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。一个古老文化谋求脱胎换骨、凤凰涅槃,其成长发育并无速成的道理,它是一场漫长的革命。它依赖于知识阶层的观念渐变,依赖于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,或者毋宁更彻底地说,依赖于整个国民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型,因为一国之学术文化无非是对一国国民的智慧结晶。
中编以郁达夫的《沉沦》、王尔德的《道林·格雷的画像》、刘海粟“模特儿”事件、鲁迅的《伤逝》为研究对象,对文学、艺术事件和思想实验进行阐释。事件是普遍性元素借以集中释放的观察通孔,另一方面,审美现代性这样的貌似抽象的观念不在别处,就在这一类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吐绽和闪现。
下编访谈回归文学现场,对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,集中展现了作者与同时代学者的朴质的梦想:我们需要一个漫长的革命,我们现在做的是为后人搭梯子或铺路的工作,进行学术资源的积累,把西方理论中国化,是我们需要长期做的事情。
|
關於作者: |
朱国华,华东师范大学教授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主编,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。曾入选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、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并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、万人计划“教学名师”称号。出版《文学与权力》等多部著作,亦有随笔集《天花乱坠》《兄弟在美国的日子》行世。
|
目錄:
|
勇者不惧(张辉)
上编 文艺学反思
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教材的可能性
漫长的革命:西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
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
渐行渐远?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
从课程、教研室到学科:文艺学的中国生产
中编 事件研究与思想实验
两种审美现代性:以郁达夫与王尔德的两个文学事件为例
身体表征的现代中国发明:以刘海粟“模特儿事件”为核心
另类的思想实验:重读《伤逝》
下编 访谈
艺术生产与中国语境
学术趣味与理论的“介入”
文学与文学研究的未来
文学研究该如何作业
后记
|
|